2019年2月2日 星期六

(VMWARE vSAN) - vSphere 6.7 U1 vSAN ISCSI Target and Windows Server Failover Cluster Build


  • 在vSAN 6.7之前,vSAN就已支持Microsoft SQL Always-on Availability Groups (AAG)、Microsoft Exchange Database Availability Groups (DAG),及Oracle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RAC)了。不過需要說明的是,SQL Server AAG和Exchange DAG並不是通過共享磁碟來支持的,而是藉助應用層來實現數據的冗餘。而來到6.7版後此功能大幅提升,已可以透過ISCSI LUN共享磁碟來支援WSFC。
圖片來源 : https://blog.csdn.net/Urh3t1/article/details/79985804



  • 此篇LAB採用vSAN 6.7 U1版本,並透過iscsi target服務提供File Server掛載Datastore,且採用FTM=1機制來保護ISCSI LUN。另外FileSrv都採用MPIO方式連接,來避免單點網路路徑的故障。


電腦名稱
Heart Beat IP
內網服務IP
FileSrv01
192.168.10.1
172.16.0.101


172.16.0.102


172.16.0.103
FileSrv02
192.168.10.2
172.16.0.104


172.16.0.105


172.16.0.106

容錯管理員叢集名稱

容錯叢集管理IP位址
File_vSAN_Service

172.16.0.78
檔案共用叢集服務名稱

叢集IP位址
File_vSAN_Share

172.16.0.80

ESXI主機名稱
Manage IP
ISCSI Target IP
ESXI01
172.16.0.1
172.16.0.190
ESXI02
172.16.0.2
172.16.0.191
ESXI03
172.16.0.3
172.16.0.192

1. 先將各3台ESXI主機新增vmk介面卡(ISCSI)

2. 啟用vSAN ISCSI Target服務

3. 設定iscsi目標及Datastore Policy

4. 我這邊是建立2個LUN     (目前ISCSI LUN是由ESXI03主機上運作)

5. 於2台Filesrv上ISCSI啟動器新增搜尋入口 (三台Host的ISCSI Target ip)

6. 至目標啟用多重路徑,並進入進階設定

7. 設定啟動器與對應的目標IP

8. 將172.16.0.101~172.16.0.103這三個IP設定至172.16.0.190上

9. 接著開始設定故障容錯移轉功能,先執行驗證設定精靈是否可以成功

10. 開始建立叢集管理員,輸入叢集管理名稱及IP位址

11. 建立完成

12. 設定角色

13. 下一步

14. 輸入叢集角色服務名稱及IP位址

15. 選擇存放檔案伺服器的磁碟

16. 檔案伺服器叢集角色服務已建立完成

17. 來模擬FileSrv01系統當機,檔案伺服器服務會由FileSrv02接手繼續運作

18. 那麼若ESXI03(172.16.0.3)主機故障是否會導致影響File Server運作呢?因為目前這2個LUN目前都是在ESXI03主機上運作的,然而vSAN是採用RAID1來存放數據,即使在ISCSI運作的某一台ESXI故障,也是有其它ESXI的主機來讀取這些數據的,那麼就來驗證一下吧

19. 測試將ESXI03關機,這時ISCSI LUN已轉向172.16.0.2上運作了,且元件已不符合vSAN Default Policy

20. vSAN採用RAID1保護數據,就算在ISCSI運作的主機故障,也會有其它主機接手運作,且同時也會有2個相同的元件分佈在不同的ESXI主機上,這次的LAB僅影響到見證的元件

21. 那麼再模擬若FileSrv01與ESXI01(172.16.0.1)主機之間的網路中斷會如何呢??

22. FileSrv01上的NIC1網卡發生故障,也可以透過其它探索的目標IP,與其它可用的連結路徑持續運作



◎ 結論 : 到vSAN 6.7 U1版後,支援的層次相對也越來越多元化了,聽說未來還會導入支援RDM的功能,這倒是蠻讓人期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